石獅,這座富饒繁華的濱海小鎮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們在這裏工作安家,據不完全統計,僅僅只有30萬常住人口的石獅,卻吸引來近40萬的外來人員。這群新石獅人為石獅的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,他們融入這裏、愛上這裏,甚至把家建在這裏。
姑嫂塔還是牛肉羹,喝酒或是品茶,說著川味濃重的四川人卻能字正腔圓地唱出《雨水我問你》,對于新石獅人而言,什麼是閩南文化?他們眼中的閩南文化是怎樣的呢?今日《走進民間》欄目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。
茶文化不簡單
眾所周知閩南人愛喝茶,當祥芝司法所的劉文斌1999年來到石獅工作,每到一處主人都以茶招待他后,他便深切地領會到閩南的茶文化。
“一開始喝茶真的不習慣。”劉文斌一邊回憶著往事,一邊卻也擺好了茶具,他是江蘇人,江蘇人大多沒有泡茶的習慣,總是將碧螺春的葉子直接放入玻璃杯裏就可以喝了,不像閩南如此講究。劉文斌將第一泡的茶水倒掉,如今他泡起茶來早已是輕車熟路的了。“前幾年我常去茶館,因為對閩南的茶文化很感興趣,所以略知一二。”“鳳凰點頭”、“沙場點兵”一些茶道的術語他都曉得來龍去脈,而從事司法工作的他還根據閩南茶文化以“和”為主題的特點想出了“泡茶調解法”。
與劉文斌一樣,住在永寧鎮前埔村的三峽移民張青青對閩南茶文化感觸倍深。“我家裏也備有茶具,客人到家裏來一般也會泡茶招待。”原本不會泡茶的她,近幾年也學會了,她覺得閩南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,因為如何不燙到手?如何泡出好茶?如何辨別茶葉?都是有講究的。
閩南小吃多
目前在大堡某企業工作的劉朝偉來到石獅的第一件事,就是讓老鄉帶他去吃特色的閩南小吃。“我最喜歡花生湯和碗糕。”劉朝偉說那段時間還沒找到工作,老鄉帶他去了老街,之后他幾乎每天去過人才市場后就直接到這裏逛,逛了差不多一個禮拜,把牛肉羹、芋丸、土筍凍等小吃都吃遍了。
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,在石獅呆了十年以上的新石獅人中,有不少人會自己做閩南小吃。李秀紅,來自四川,1996年就到石獅,目前在八七路一家快餐店裏打工。“我現在會做海蠣煎、潤餅和肉粽等等。”許是因為工作的緣故,李秀紅能做的閩南小吃還真不少,她說她的兒子就在石獅出生的,特別喜歡吃她做的海蠣煎,而每年清明的時候她的東家也會拉上她一起包潤餅,所以在耳濡目染之中也學會了。而劉文斌則在朋友的指導下學會了制作土筍凍,“朋友是安海人,帶我到海邊挖沙蟲。挖到沙蟲后要用筷子把沙蟲翻過來,再用水洗干凈。”說起土筍凍的制作過程,劉文斌頭頭是道,甚至許多石獅在地人都不知道的細節他都一清二楚。
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閩南小吃都被新石獅人所喜愛,例如剛來石獅10個月的電商客服李慧靜就吃不慣芋丸,而劉文斌則不喜歡面線糊,張青青會排斥一些海鮮。
學閩南話不容易
有一天,一個男人到麥當勞點餐,他對服務員說:“你好,請給我一杯"墻汁"。”請問這個男人是哪裏人?答案是閩南人。雖然只是一個網路笑話,但卻也說明閩南語對閩南人的影響之大,閩南語作為閩南人的母語,其文化內涵無比深厚。
“我倒是全部能聽懂,只是不太會說,也不好意思說。”張青青是2004年到石獅,因為一直從事村務工作,和她打交道的人都是最基層最普通的閩南人,有的老人甚至不會講國語,“一開始什麼都不懂,覺得閩南話好難。”而現在張青青和朋友外出唱歌時,還能哼上幾段閩南語歌曲,她告訴記者,她最喜歡翁立友的《堅持》。
而河北的李慧靜因為剛來石獅還不足一年,對閩南語更是頭疼不已。“有時候老板會時不時冒出幾句閩南語,我都聽不懂。”李慧靜說好在老板會重新用國語翻譯一遍給她聽,但有時候外出買菜、買衣服,店家都說閩南語,雖然也有說國語的,但嚴重的閩南腔還是讓她聽得云裏霧裏,常常不知所措。
“一人一半,感情不散。”“騙人的貓贊。”在校大學生余家鵬認為閩南語最難懂的就是這些俚語,因為不是土生土長的石獅人,根本無從了解這其中的故事或寓意,聽到這樣的話,讓他就像丈二和尚摸不著頭。
愛拼才會贏
“選擇來石獅就是因為閩南人敢闖敢拼。” 劉朝偉說,《愛拼才會贏》傳遍大江南北,自己也很佩服閩南人的拼勁,“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。”劉朝偉哼了起來,這短短十個字一直鼓勵著他。
劉文斌因為對閩南文化頗有興趣,還特地研究過閩南人的“拼勁”。“閩南的"閩"字怎麼寫,門字框裏一只蟲,大意是在家一條蟲,外出一條龍。”雖是趣談而已,卻不無道理,雖然閩南人顧家,但卻也能為了干一番事業放棄家裏安逸的生活奔波于各地,很多石獅籍商人在全國乃至世界都赫赫有名。
“閩南人從來不怕遇到困難,遇到困難了他們怎麼辦?想辦法克服困難,或者想辦法避開困難,把困難當作磨練,把困難當作機遇,很少會說放棄。”劉朝偉說自己喜歡和石獅人交朋友,因為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。
善良的閩南人
閩南人信佛,非常的虔誠。初來石獅的外來務工人員可能會十分詫異,因為有時候一個村子十幾戶人家就這樣浩浩蕩蕩全部都到南海去了,石獅的旅行社甚至為服務這一群體,特地開設了“進香團”的旅游項目。
閩南的海邊有不少奇特的廟宇,李慧靜說她和老鄉去過蚶江碼頭大道邊上一個小廟,在梵音繚繞中,欣賞豐富多彩的佛教文物,沉浸在大海的氣息和厚重的歷史中,一切顯得那麼平緩,不知不覺中讓她把所有的煩惱都拋開了。而小廟的墻上密密麻麻鐫刻著捐贈者的芳名,足見閩南人對信仰的堅持和崇敬。
大乘佛教指引世人普度眾生,因此信佛的閩南人總是愛心滿滿,一心為善。“基本上隔幾天,就能在《石獅日報》上看到刊登愛心稿件。”大家熟知的永恒陽光饅頭店,幫楊震找到父親,救助兔唇患兒,劉文斌認為在幫助別人這件事上,石獅人樂此不彼,而虔誠禮佛、與人為善也正是閩南文化中的重要內容。